共享充电宝行业曾创下在9天内3亿美金投入这个行业的记录,但仍有大量人群不看好共享充电宝,可最后市场的运营数据告诉我们这条路是走的通的。现在哪些当初吐槽共享充电宝的人因该摆正心态,正确看待共享充电宝市场。
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型显示这个生意能够快速回收投资,无论市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,在盈利以前,一定可以回收投资本金,因为设备的使用期长投资成本又小。这是炒股的人常用的思维,要么赚钱,要么赚股份,最后不论公司怎么走,这个局都值得做。换做普通商家无论最后是不是赚的盆满钵满,首先本钱肯定能收回且占据了一定的线下市场。
看到行业希望我们再来纠正一个错误概念,所谓的共享充电宝,也不是类似Uber、Airbnb这样的原生共享生意。它的实质,就是充电宝租赁生意。这两个区别很重要,不止形态有差别,市场的估值也肯定不一样。原生的共享生意,是通过互联网组织闲散资源和生产力对接。租赁生意,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和出租效率。最显而易见的是,用户不是为了充电来你这里,而是来这里顺便充电。要有主营服务,充电宝在这些场景里,就是附加服务。
对商家来说,不管你主营服务也好附加服务也好,服务就分两种,赚钱的和不赚钱的。不赚钱的服务也有它的价值体现,用更互联网的说法,叫做赚用户口碑、引流。所以说到最后共享充电宝要考虑的是一、租售比,二、便携性。
飞天鹰共享充电根据市场大数据走向及分析,积极调整战略在充电宝便携性上加大改动,机柜和单体充电宝都比之前更加小巧轻薄。产品的收费模式可以根据你所铺设的市场自由设定,餐饮业消费中的店铺可以设置大众能接受较低的租金,如果在酒店、夜店、KTV这类的场景我们可以设置金额较高,根据市场不同需求调整。